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定,获取国家秘密或者非公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以下是该罪的构成要件:
1.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国家秘密。具体来说,它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a. 侵犯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可能导致国家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被破坏,影响其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这种行为严重威胁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b. 侵犯国家秘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可能涉及到国家机密信息的泄露,如政府决策、军事战略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可能导致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甚至引发国际争端。
3.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违反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定,获取国家秘密或者非公知信息的行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这通常包括使用黑客技术、病毒攻击等手段,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或篡改数据。此外,还可能包括利用网络漏洞、系统缺陷等手段,绕过安全措施,非法获取数据。
b. 将非法获取的数据用于其他目的:即使没有直接侵犯国家秘密,但非法获取的数据可能被用于其他非法目的,如出售、传播等。这种行为同样构成了犯罪。
4.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会侵犯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国家秘密,但仍决意实施。这种故意可能表现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轻视、对国家秘密的漠视等。
5. 情节要件:本罪在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非法获取大量敏感数据:如果非法获取的数据量较大,可能对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国家秘密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b. 多次实施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行为:如果一个人多次实施该行为,说明其对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国家秘密的侵害程度较高。
c. 非法获取的数据涉及重要领域或关键部门:如果非法获取的数据涉及国家的重要领域或关键部门,如政府机构、军事设施等,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更大的威胁。
6. 结果要件:本罪在结果上要求情节严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导致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瘫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后,可能导致国家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瘫痪,影响其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b. 泄露国家秘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后,可能导致国家秘密的泄露,从而影响国家安全和利益。
综上所述,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主体要件、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和情节要件。只有同时满足这些要件,才能构成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