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和数据,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如下:
1.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秩序和国家信息安全。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秩序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如果被非法获取、破坏,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管理秩序。国家信息安全是指保护国家的核心信息资源不受侵害,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2. 客观要件:行为人实施了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和数据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指未经授权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如通过黑客技术、病毒等手段非法访问计算机系统;或者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植入恶意程序,使用户无法正常访问和使用计算机系统。
(2)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指未经许可,擅自修改或删除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文件,或者更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参数,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或性能。
(3)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和数据:指故意损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或数据,如篡改重要数据、删除敏感信息等,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或产生严重后果。
3. 主体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主观要件: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会侵犯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秩序和国家信息安全,仍然希望或放任其发生。
5. 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秩序和国家信息安全。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秩序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如果被非法获取、破坏,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管理秩序。国家信息安全是指保护国家的核心信息资源不受侵害,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6. 行为要件: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和数据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1)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指未经授权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如通过黑客技术、病毒等手段非法访问计算机系统;或者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植入恶意程序,使用户无法正常访问和使用计算机系统。
(2)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指未经许可,擅自修改或删除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文件,或者更改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参数,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或性能。
(3)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和数据:指故意损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或数据,如篡改重要数据、删除敏感信息等,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或产生严重后果。
7. 结果要件:犯罪结果表现为情节严重,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造成重大损失:如导致国家重要信息资源的泄露、破坏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等,给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2)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如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造成恶劣影响:如损害国家形象、民族尊严等,损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综上所述,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行为要件和结果要件。在实际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认定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