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瘫痪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
1. 在信息系统出现严重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系统运行,减少业务损失。
2. 确保关键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3. 提升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增强员工的信心。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关键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
三、预案启动条件
1. 发生无法预计、不可修复的系统故障,影响业务正常运行。
2. 系统故障导致的关键数据丢失或损坏,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 系统故障导致的关键业务流程中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4. 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超出预设的应急响应范围。
四、组织结构与职责
1.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整体协调、决策和对外联络。
- 应急指挥长:负责全面指挥和决策。
- 技术支持组:负责技术层面的支持和问题解决。
- 信息沟通组:负责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沟通和信息发布。
- 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供应、人员调配等后勤保障工作。
2. 各业务单位: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应急准备。
- 业务主管: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 IT支持团队:负责本单位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和问题处理。
五、应急响应流程
1. 发现故障
- 员工通过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途径发现系统异常。
- IT支持团队确认故障性质和影响范围。
2. 初步判断与报告
- 技术支持组根据故障现象初步判断故障原因。
- 业务主管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故障情况。
3. 应急响应启动
- 应急指挥长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 应急指挥中心通知所有相关单位和部门做好准备。
4. 故障排查与修复
- 技术支持组负责进行系统排查和故障修复。
- 若需外部支持,及时联系专业机构协助。
5. 恢复正常运营
- 一旦故障被成功排除,立即通知所有相关人员恢复正常运营。
- 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六、事后评估与总结
1. 应急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后评估。
- 分析故障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 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全员的应急意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