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的`CREATED`与`READY`事件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和用途。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两个事件的概念:
1. `CREATED`事件:当小程序被用户第一次打开或刷新时触发。这个事件主要用于处理小程序的初始化工作,例如获取用户信息、配置应用数据等。在这个事件中,开发者可以调用`onLaunch()`方法,这个方法会在小程序启动时执行一次,用于处理一些全局性的初始化操作。此外,开发者还可以通过`onPageShow`、`onPageHide`等生命周期方法来监听页面显示和隐藏的事件。
2. `READY`事件:当小程序的所有页面都已经加载完毕且处于等待状态时触发。这个事件主要用于处理小程序的渲染和布局更新。在这个事件中,开发者可以通过`onShow`、`onHide`等生命周期方法来监听页面显示和隐藏的事件,以及调用`onPullDownRefresh()`、`onReachBottom()`等方法来处理页面滚动的相关逻辑。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事件的区别:
1. 触发时机不同:`CREATED`事件是在小程序被首次打开或刷新时触发,而`READY`事件是在小程序的所有页面都已经加载完毕且处于等待状态时触发。这意味着在`CREATED`事件发生时,小程序可能还没有完全加载完成,而`READY`事件发生时,小程序已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2. 应用场景不同:`CREATED`事件主要用于处理小程序的初始化工作,如获取用户信息、配置应用数据等。而`READY`事件则主要用于处理小程序的渲染和布局更新,如监听页面显示和隐藏的事件,以及处理页面滚动的相关逻辑。因此,开发者需要根据小程序的具体需求来选择使用哪个事件。
3. 方法不同:`CREATED`事件的方法主要是`onLaunch()`,用于处理小程序的初始化操作。而`READY`事件的方法主要是`onShow()`、`onHide()`等生命周期方法,用于监听页面显示和隐藏的事件以及处理页面滚动的相关逻辑。
综上所述,`CREATED`与`READY`事件在微信小程序中扮演着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开发者需要根据小程序的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事件来处理相应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