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方式的模拟信号数字化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
1. 采样(Sampling):在数字信号处理中,采样是获取模拟信号的过程。在PCM方式中,首先需要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采样的目的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信号,以便后续进行处理。采样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采集到的数据点的数量,通常用赫兹(Hz)表示。采样频率必须高于信号的最高频率,以确保能够准确还原原始信号。
2. 量化(Quantization):在采样之后,还需要对每个采样点进行量化。量化是将采样后的信号幅度值限制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以便于后续的数字存储和传输。量化级数越多,量化误差越小,但计算量越大。常用的量化级数有8位、16位、32位等。量化误差是指量化后的输出与原模拟信号之间的差异,通常用无量纲的误差值来表示。
3. 编码(Encoding):最后,要对量化后的离散信号进行编码,以便在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存储和传输。编码的目的是将离散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代码,以便在数字系统中进行处理和传输。常见的编码方法有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等。
总之,PCM方式的模拟信号数字化要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这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相互关联,共同完成了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通过这三个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模拟信号的传输和存储成本,提高信号处理的效率和质量。